【天津讯】(图文 陈红 孙新蕊 陈艾阳)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,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理事长贾秀芳携学院特聘教授、一等战功荣立者胡国桥大校,特聘讲师、一等战功荣立者刘庄、王高银,以及“英雄,您好!”活动小组全体成员,于7月27日至28日奔赴山东省单县,开展了一场饱含敬意与温情的主题慰问活动。在短短24小时内,团队不畏酷暑,昼夜兼程,密集开展了10场以致敬老兵、关爱烈属、回馈乡梓为核心的系列活动。
深情慰英烈,敬意暖人心
活动首站直抵单县中心医院。在病房内,贾秀芳理事长一行探望了105岁高龄的张昌龙烈士遗孀王玉芹老人。三天前不慎摔伤的老人,一生无儿无女,为烈士尽孝守节八十余载。团队送上鲜花、慰问品及慰问金,表达对老人坚贞与奉献的崇高敬意。
随后,小组马不停蹄地入户看望了抗美援朝老英雄许永明、刘常训。在刘常训家中,大家围坐倾听他讲述入朝作战、归国后又投身越南战场及参与嫩江铁路建设的峥嵘岁月。老人珍重地捧出“光荣在党50年”“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”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”等纪念勋章。一枚枚饱经岁月、光泽或许黯淡的军功章,无声诉说着国家和人民对英雄功勋的永恒铭记。
在探望李庆轩烈士年迈的父亲时,虽已无法言语,老人仍颤抖着亲笔写下“谢各位的关怀”的字条。这简短的六个字,承载了烈属心中沉甸甸的感动,令在场者无不动容。
一场特殊的“团聚”在当晚进行。团队看望了张建业烈士的父母,并邀请烈士生前的战友共进晚餐。饭桌上,战友们追忆往昔,情真意切。这跨越时空的战友深情,是对烈士英灵最深切的告慰,也是对烈士双亲最温暖的陪伴。
桑梓情意浓,关怀润无声
28日清晨,带着对故土的眷恋,贾秀芳理事长回到出生地,重温儿时记忆。上午,在单县退役军人事务局,她代表学院向500户退役军人家庭送去了大米、食用油及慰问金。“你们为国家建设、和平安宁付出太多,我们不能忘记。”贾秀芳深情地说。
紧接着,团队来到单县东城街道高家庄村新启用的幸福食堂。这所食堂专为80岁以上行动不便、孤寡或经济困难的老人开办,是贾秀芳慈善路上的又一善举。看着99位高龄老人开心地吃着刚出锅的饺子,贾秀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:“小时候能吃上一顿饺子就是最幸福的事。这些老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,我就想让他们再幸福一点、开心一点。”一位白发老人紧握着她的手,眼含热泪道:“你是单县的好闺女!”质朴的赞誉,道尽了乡亲们的心声。
陵园寄哀思,精神永传承
28日14时30分,活动小组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抵达单县湖西革命烈士陵园。庄严肃穆的英烈墙前,63岁的胡国桥大校满怀对牺牲战友的刻骨思念,在37℃的烈日下,半蹲跪地近20分钟,全神贯注地书写一封给“特别战友”的信件。同行老兵们也纷纷写下心底的寄语。临别时分,天空飘起细雨,仿佛天地亦为之动容。这封承载着无尽思念的信件,已寄往他们曾并肩战斗的南疆。
此行所展现的对英雄的至高敬意、对家乡的深厚感恩,深深震撼了随行师生。他们纷纷表示:“理事长和英雄们的行动,是我们最好的榜样,激励我们学好本领,回报社会。”
赤诚廿四时,铸就精神丰碑
这浓缩于24小时的星夜兼程,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深情奔赴:从105岁烈士遗孀病榻前的殷殷抚慰,到99位耄耋老人幸福食堂里的欢声笑语;从抗美援朝老兵勋章映照的烽火记忆,到湖西陵园英烈墙前饱含热泪的无声跪拜与寄往南疆的“特别家书”;从为500户退役军人送上的拳拳心意,到故园热土上寻根溯源的赤子情怀——天津滨海汽车工程职业学院“英雄,您好!”团队的每一步足迹,都浸透着对英雄功勋的无限崇敬,对家乡父老的深切感恩。
贾秀芳理事长以最质朴的行动,躬身践行着“饮水思源、不忘根本”的赤子之心;胡国桥、刘庄、王高银等英雄楷模,则用刻骨铭心的战友情与家国情怀,为随行师生铸就了震撼灵魂的精神坐标。天地为证,细雨寄情,这场在单县大地上书写的“爱我人民爱我军”生动实践,已不仅是一次拥军优属的慰问之旅,更是一堂涤荡心灵、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现场课。它所传递的尊崇之光、奉献之热、感恩之情,必将如星火燎原,深深植入每一位滨汽学子的心田,内化为砥砺前行、报效家国的磅礴力量,并在更广阔的社会土壤中,滋养出尊崇军人、关爱老兵、奉献乡梓的时代风尚。
这24小时的深情回响,是献给英雄的崇高礼赞,是反哺桑梓的炽热诗行,更是新时代军政军民鱼水情深、共筑伟大梦想的坚定注脚。它所凝聚的精神丰碑,将永远矗立在湖西这片英雄的土地上,昭示着信仰的力量,并激励着后来者,在强国兴军的伟大征程中,续写无愧于先烈、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人民的崭新篇章。